打印页面

首页 > 特刊 消费升级无处不在

消费升级无处不在

改革开放40年,流转的不仅是时光,北京市商业流通、服务业、文化产业、旅游业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消费升级现象无处不在。40年间,商品消费从“匮乏”到“爆炸”。上世纪70年代,居民结婚标配的“老三件”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到了上世纪80年代,“老三件”变成彩电、冰箱、洗衣机。上世纪90年代,家用电脑、高档乐器、健身娱乐器材等受到追捧。而现在消费热点不再固定,每一天都在飞速变化,从智能穿戴、健身娱乐,到急速送达的进口冰鲜食品,消费品市场充分满足着人们美好生活的需要。伴随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们也愿意把金钱和时间更多投入到日常基础消费品以外的精神文化消费领域。2017年,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687元,比2007年增长78.3%。团体旅游、景点门票、观剧观影、体育健身等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比重已由2007年的47.6%提高到2017年的70.7%,居于绝对主导地位。2017年,北京市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122.4亿元,是1994年的17.2倍。

■社零总额十年涨4倍

过去,人们平时舍不得吃肉,物质生活极度匮乏。改革开放后,工业和农业迅速发展,零售业态多样化创新,社会消费品供给愈发富足。

61

■恩格尔系数降至30%以下

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一个国家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20%-30%为富足;20%以下为极其富裕。2017年,我国第一次进入联合国划分的富足区间。北京人均工资收入也在逐年攀升,与20年前相比涨了10倍。

62

63

■消费需求日益多样

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拥有的耐用消费品也经历了数量从少到多、种类从无到有、品质从低端到高端的变化。伴随互联网普及,网络渠道消费也日趋多样。而在基本吃穿住行外,北京居民在文化演出、旅游等方面的消费占比也越来越高。

71

72

■北京市电商消费品类变化

从数码、家电到生鲜、生活服务,电商热销商品的变化也反映了北京消费者对耐用品的需求得到满足,对生活服务、个性品质消费需求旺盛。

73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8/1225/27997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