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其他保留首都演艺 老舍的话剧缘

老舍的话剧缘

C2019-02-22首都演艺周刊3版01s001

2019年是老舍诞辰120周年,这位世界级艺术大家不光在文学方面造诣深厚,在舞台之上与话剧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在话剧中融入小说的创作手法,塑造了一系列典型人物。在老舍的话剧中,从古朴的老北京胡同生态到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呈现出了一幕幕经典著作。值得注意的是,在老舍的创作生涯中,“北京”这个地点也是极为特殊的,数据显示,老舍作品中出现的北京真实地名高达240余个。

一生创作20部戏剧

正值老舍诞辰120周年,为纪念这位“人民艺术家”,演出市场不遗余力的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自2月28日起,国家大剧院制作的老舍话剧《西望长安》将再次登台。据了解,《西望长安》一剧根据一则真实事件改编而成,讲述了一个荒诞而又发人深思的故事。除此之外,天津大剧院也举办了老舍戏剧周,将呈现《老舍赶集》、《二马》、《老李对爱的幻想》三部老舍话剧。

公开资料显示,老舍生于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因品学兼优,后被委任为京师公立第十七高等小学校(方家胡同小学前身)校长,由此开始了他将近20年的教师生涯。 1924-1929年,老舍应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之聘,担任东方学院华语教师,业余时间开始小说创作。

回顾老舍的一生,虽然《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月牙儿》此类的小说作品更为人熟知,但在不断“高产”的小说作品之余,老舍的戏剧创作也占有非常大的比重。数量惊人的同时也在戏剧届被公认为巨匠,其中代表作《茶馆》更是在舞台之上久演不衰,可以说戏剧成为老舍创作生涯中的第二分支,据统计,老舍一生中共创作了20部戏剧。

扎根老北京文化

自1939年春天起,老舍将自己四五年的时间都放在了话剧的创作上,先后写出了多幕话剧,其中《面子问题》便是创作于1941年。除此之外,这20部话剧中有14部都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完成,在结合自己此前的创作经验并融入了极大心血的同时,老舍创作出了《方珍珠》、《龙须沟》、《茶馆》、《西望长安》、《全家福》、《神拳》等几部巨作。

在这几部著作当中,除《神拳》与《西望长安》外,剩余话剧在地理位置上的设置均是以北京为地点,但《神拳》与《西望长安》中也有出现了在北京的部分。

据了解,老舍在1950年完成创作工作的话剧《方珍珠》在1951年由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排练并公开演出,演出过后随即收获大量好评。随后,老舍在1951年出版的话剧《龙须沟》,在1951年2月由人民艺术剧院呈现,受到了各界关注。

也正是因为老舍创作的话剧排练过后登上舞台收获到大量成功,当代戏剧在创作方面也受到积极影响,其中《龙须沟》更是让老舍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从小说到经典IP

在老舍创作的大量话剧中,《茶馆》这部具有独特代表性的三幕话剧,不光自1958年面世至今已经演出长达60余年,演出近700场,先后更换不同阵容上演至少7个版本,其演出阵容也是集结了北京人艺的最强阵容。

郑榕、蓝天野、英若诚构成了首演阵容,随后替换阵容也是由梁冠华、濮存昕、吴刚、冯远征等公认演技派担任,与此同时,这部话剧也是第一步走出国门的话剧,在西欧的评论界被称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但老舍与话剧舞台的“缘分”并不仅仅止于此,老舍创作的多部小说在后人的钻研下也被部分改编成为了话剧呈现在舞台之上。比如老舍1926年发表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第一部同名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二马》、《猫城记》、《离婚》等剧都被搬上了舞台。

演出行业分析人士黎新宇表示,老舍的创作生涯中,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侧重,但无论是老舍创作的小说还是话剧,在国内当代文学史上都具有杰出的成就。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表现形式在老舍的创作中,内容以及表达上有些部分是互通的,这也成为了老舍创作中的一个经典现象。在小说中对于市民生活的细致描写让其有机会在舞台上更好地呈现出来。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穆慕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9/0221/28713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