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推荐 城市管理 数据“绣花”

城市管理 数据“绣花”

21

京津冀5周年·民生篇

2019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五个年头。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考察,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标志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五年来,从持续推进的非首都功能疏解,到打造高精尖产业集群、京津冀三地协同一体化加速,从蓝天、碧水、净土攻坚,到城市精细化管理呵护民生、营商环境优化护航企业,“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的历史路径越发清晰。

2

“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作为2019年重点任务之一,北京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将通过标准化、智能化、专业化等手段稳步推进。而随着高科技将被引入到城市日常管理中,大数据平台建设成为城市管理的新亮点。2月21日,北京商报记者在朝阳区的“城市大脑”体验了一把“互联网+”对城市运行的深刻影响。从背街小巷到街区闹市,搭上大数据快车后,城市治理精准化将成为常态。

22

胡同里的“绣花”功夫

北京市西城区的堂子胡同,南面紧挨西单新一代商场,西侧紧靠明珠商场,踞守的繁华地段每日川流不息。每到中午时分,由于外卖餐车的加入,车流量到达顶峰。

以往图景是这样的:用餐时间一到,百余辆外卖餐车一齐涌入,或随意占据道路空间,或拥堵胡同里。人行道熙熙攘攘来往取餐,过路行人只能“钻空子”走,被阻断了去路的汽车一筹莫展。嘈杂、混乱、繁忙聚集在这片区域,将这一路段“围剿”得水泄不通。

如今,堂子胡同已经不一样了。仍然是百米见长的胡同路,仍然是高峰的点餐时间,仍然是往来不息的外卖车辆,但已经是有序、整洁、划一的场面了。送餐车仍然有进有出,胡同里却更通畅了。胡乱停放的景象也不复存在了。车辆在马路一侧排成整齐的一列,按企业为单位集中停放在画着红框、蓝框、黄框的停车位里,上面清楚写着“百度外卖”、“美团外卖”、“饿了么”等企业名。空间被合理应用,街道又被归还为街道。

奥秘在于北京西单商业区综合管理办公室的大数据系统。每次遇到拥堵状况,系统都会发挥作用:“100多辆外卖电动车聚集堂子胡同,机动车穿行困难,请速到现场疏导。” 

30分钟内,府右街交通队、城管执法队、西单商业区综合执法中心、西单商业区特勤队、西杰物业和停车管理公司等多个部门都集结完毕,按指导前往疏导分流。为了更好地解决高峰时期在该路段杂生的各种问题,各部门也依职拿出了具体执法措施:划出专用停车位、设置引导员引导非机动车停放……

堂子胡同里的整治,是城市基层精细化治理与大数据技术结合产生的化学反应,大数据中心系统运用人工智能视频图像识别技术,对人流状态进行准确感知,并及时将信息传递给街道“放哨”,大大提升管理效率。

早在2016年8月,西长安街街道创立了全国首个基层政府大数据中心,通过汇聚多源、多维度数据,将大数据思维用于城市治理、民生保障、综治维稳等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让曾经“沉睡的数字”发挥出了更加精准的社会治理效力。

西长安街街道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桑硼飞曾表示,“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就是打破界限、汇集力量,尤其是在信息系统、基础数据等方面深入融合,最终形成一体化的运行模式。

2019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高“大城市病”治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加快建设“天蓝、水清、土净、地绿”的美丽北京,不断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在治理体系中,加快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推动交通、政务服务、城市管理等领域大数据应用示范。

大数据平台掌舵

从街巷到城区,大数据平台越铺越宽。

近日,在朝阳区,“城市大脑”已启动试运行。实时交通、智慧物业、信用体系、人口数量、群租房密度等几个模块的实时信息呈现在“城市大脑”的大屏幕上。除了可展示全区情况,还能进行分街乡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展示。2月21日,北京商报记者来到朝阳区信息办指挥大厅,一探大数据平台的治理效力。

在指挥大厅,一名工作人员向北京商报记者展示了交通的数据监测。实时交通监测平台引入百度地图的社会数据资源,点击进入“实时交通”模块,大屏幕中间是朝阳区整体路况图,不同的路况呈现不同的颜色,例如红色表示该路段此时处于拥堵状态,此时“城市大脑”就会自动预警。

不仅如此,路段的某些单位还能调出现场图片。屏幕四周不同的板块是平台实时显示核心交通路网的平均时速、拥堵里程,以及道路拥堵排行,朝阳区的整体实时交通在整个屏幕中一目了然。

据介绍,“城市大脑”数据平台是在政府部门数据的基础上,综合了互联网公司的资源、通信信令、市民上报等社会数据,更为快速、精确。“监测、管理、处置和决策,这是城市大脑的作用。可视化是第一步,在这之后要形成预警系统,快速做出正确的决策反应。”朝阳区信息办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现在的城市大脑只连入了公共区域的数据,还没有和街乡委办局接轨。今年会继续优化这个数据平台,并且建立新的诸如安全实时监测的安保系统。

类似的大数据平台在北京各区已经逐步纳入城市管理体系当中。例如,海淀区充分利用“城市大脑”、“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分析解决城市管理问题,昌平区推进地下管线管理系统的建设,通过3D展示技术实现管网资源可视化。

与此同时,相关政策也在向大数据平台的完善倾斜。市城管委副巡视员谢国民表示,今年本市将整合城市保障、城市运行、公共安全等相关平台和业务系统数据,加强城市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制定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管理办法,逐步形成城市管理领域大数据共建共享机制。

大数据加盟让城市管理变得便捷高效,但它本身的建设却不是一蹴而就的。朝阳区信息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一条很长的路。“大数据平台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投入。基础设施平台的完成搭建只是第一步,此外还有相关匹配任务等待完成。例如专业人员的建设、体制机制的捋清、各部门的工作协调,还需要建立专门的城市运营管理中心来专门运行这个职能,才能保证大数据发挥真正的效力。”

网格化高效服务体系

今年1月底,北京市委、市政府2019年第一号文件《关于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对外公布,《意见》在推动城市管理智能化中明确提出要健全网格化城市管理体系,逐步实现网格全覆盖。

“网格化城市管理以信息系统为支撑,有效解决了‘情况不明’和‘信息孤岛’的问题,确保数字准、底数清、情况明。”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曾向媒体表示。

北京市东城区是网格化治理的发源地。走过许多个年头,网格化的工作路径愈发明晰起来。按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彭恩强的话来说,网格化治理就是将地理区域划分单元网格,而后管理上按照国标和行标进行部件、事件的划分、普查,这样能够做到管理对象更加精细。通过信息化,流程再造,能够自动处置的环节让它自动处置。

市民可以通过网格App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多种途径上报,汇集到平台,经由“信息收集-案件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查结案-综合评价”的闭合工作流程,使每个网格里反映的问题得到快速处置。而这实现的前提是在大数据的依托下,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信息的快递与共享。

井盖丢失、路灯不亮、护栏丢失、垃圾桶脏污、隔离网破损等城市管理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上报,等待专业处理。不仅如此,市区平台将网格化城市管理应用拓展至多方位、多领域,陆续将社会管理、防汛、环保、无障碍、园林、文物保护、安全生产、视频监控等有关领域纳入网格化城市管理。

网格化的实施,使得数字城市技术真正贴近城市管理,走进市井里弄。从主要依靠“人海战术”走向依靠科技手段,从“条块”分割走向资源整合,从粗放管理走向精细管理,从“运动式”管理走向日常制度化管理,网格化的管理实践了精细化的管理。

“目前,已初步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从源头上减少城市管理问题。”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主任张伟这样介绍网格化。

实际上,北京市网格化城市管理已形成“1+16+33+26+N”模式架构,以市级平台为核心,与16个区级平台及33个城市管理相关委办局、26个公共服务企业实现了分级对接互通。网格化的治理模式带来了高效率,截至去年底,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共立案5324.6万件,平均结案率90.2%。

北京市城管委巡视员贾明雁表示,城市管理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提升的地方,下一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建立健全市区街三级的网格化平台管理体系,建设管理体系的云平台和大数据平台,推进“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推动管理职能下沉,发动市民群众广泛参与,打造新时期网格化的2.0升级版。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实习记者 陈超/文 宋媛媛/制表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9/0222/28719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