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垂直频道公司研究新闻中心科技频道 滴滴用户体验北京首条自专路:畅快便捷

滴滴用户体验北京首条自专路:畅快便捷

北京商报讯(记者 魏蔚)自5月31日北京首条自行车专用路(回龙观至上地)开通以来,市民们踊跃骑行。6月2日下午5点,一群滴滴用户自发组织骑行小蓝单车,从回龙观地铁口出发到龙泽地铁站。据了解,此前,这段路程平均地铁出行时间约40分钟,专用路的通车,让出行时间缩短至26分钟。

昌平回龙观区域至海淀上地软件园区域直线距离仅3.8公里,但通勤距离长达6公里,通勤人口高达1.16万人。由于受京藏高速和京新高速阻隔,两地之间出行方式主要为地铁13号线,早晚高峰排队时间较长,平均出行时间约40分钟,出行效率较低。

由于专用路的通车,从昌平回龙观骑行到海淀上地软件园只需要26分钟的时间,可以有效满足市民的通勤需求,并缓解其他交通方式的拥堵现状。

对此,参加骑行活动的夏女士深有感触:“我家就住在回龙观这边,公司在西二旗地铁站附近的软件园。每天上下班需要坐地铁13号线,无论是回龙观还是西二旗都特别拥挤,常常排很久的队,通勤成本挺高的。现在有了这条自专路,感觉可以畅通无阻了。”

除了缓解通勤压力外,自专路还承载着另外一项“使命”——城市慢行生活交通方式。特别是周末或者节假日,自行车道上多了许多家庭组和专业的骑行爱好者。

家住龙泽附近的孟先生说:“以往我们出去骑车啊踏青啊什么的,都跑到很远的郊区,后来实在不方便都放弃了,北京城市节奏太快了,想着周末能够慢下来,走一走看一看,卸下疲惫。听说自专路开通了,就赶紧来体验下,真的很棒。”

事实上,通过兴建自行车专用道,鼓励绿色出行,改善交通拥堵、空气污染,欧洲发达国家已有成功的案例。在自行车大国丹麦,超过一半的哥本哈根市民骑单车通勤,蓝天白云是天空的“常客”。在德国、荷兰,自行车和汽车相得益彰,有机配合,共同满足人们的日常出行。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9/0603/30466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