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周刊财经基金 经营业绩答卷不佳 东吴基金“开倒车”

经营业绩答卷不佳 东吴基金“开倒车”

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的相继披露,部分基金公司上半年的经营情况也浮出水面。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上半年东吴证券营业收入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均出现大幅上涨的同时,作为控股子公司的东吴基金却营收净利双降。除了盈利状况不佳外,上半年东吴基金还因存在部分违规行为,被监管暂停公募基金产品募集申请长达6个月。此外,成立已近15年的东吴基金,目前非货基规模尚不足百亿元,在同年成立的基金公司中最小。未来东吴基金将如何加强风控、获得投资者认可,也备受市场关注。

微信截图_20190821213950

营收净利双降

货基规模缩水成主因

8月16日,东吴证券发布2019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东吴证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达到26.75亿元和7.5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比增长74.17%和2758.33%。

不过,在母公司业绩亮眼的同时,作为控股子公司的东吴基金则表现平平。半年报显示,上半年东吴基金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达到10926.18万元和1237.98万元,较2018年上半年的12559.56万元和1714.53万元分别同比下降13.01%和27.79%。

对此,东吴基金表示,主要受市场大环境影响。最近几年,股市持续震荡,缺乏系统性机会,公司大力发展货币基金等固收类业务,货币基金规模显著增长。今年以来,受市场流动性宽松等因素影响,货币基金的整体收益明显下降,公司的货币基金保有量也有所减少,对公司的营收和利润产生一定影响。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东吴基金旗下两只货币基金规模合计为90.53亿元,较去年末减少75.31亿元。

除营收净利双降外,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半年报显示,今年6月3日,上海证监局向东吴基金下发了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指出东吴基金存在部分违规行为,包括在业务开展中未建立控制严密、运行高效的内部监控体系,未遵循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优先原则,办理相关基金份额的申购、赎回业务。对此,上海证监局决定,责令东吴基金进行为期6个月的整改,整改期间暂停受理及审查东吴基金公募基金产品募集申请。北京商报记者也注意到,东吴基金年内尚未有一只新产品成立。

就相关情况,东吴证券表示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讨论,成立了专项整改工作小组,制定了全面落实整改计划,全面梳理相关制度及业务流程,相关整改落实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中。

东吴鼎利曾遭质疑

已暂停申购5个月

对于上述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中提及的违规行为,有市场人士指出,这或与今年年初,东吴鼎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东吴鼎利”)重仓持有“16信威01”估值大幅调整,导致产品净值大幅下跌。但在此次估值下调之前,东吴基金赎回自购的700万份东吴鼎利,并没能保护好投资者利益有关。

据悉,今年1月25日是上市公司信威集团旗下子公司北京信威所发债券“16信威01”的第三个付息日。但随着信威集团被媒体曝出恐存在巨额债务,且重大资产重组至今无果,相关债券的违约风险也持续发酵。同日,中证公司将“16信威01”债券的估值从99.85元调整至73.28元,下调幅度约为26.61%。

受此影响,1月25日,多只持仓“16信威01”的债券型基金净值大跌,其中,东吴鼎利单日跌幅也达到6.81%。从2018年四季报来看,“16信威01”是东吴鼎利的第一大重仓债券,占基金资产比例的30.85%,估值为96.21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净值暴跌之前,曾重仓持有“16信威01”的共涉及东吴基金、信达澳银基金和博时基金三家机构。然而,2018年三季度末仍重仓“16信威01”的博时安心收益债券到了同年四季度末,就已将该债券剔除出前五大重仓债券,且一度将债券的估值下调至68元甚至更低。另外,据信达澳银基金内部人士介绍,在债券可能出现违约情况之前,信达澳银基金就主动联系基金持有人,建议赎回。在净值暴跌之前,普通投资者持有份额已基本赎回,仅剩公司自有资金。

相比之下,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东吴基金曾在2018年前三季度共4次自购东吴鼎利,截至三季度末已持有1286.06万份,占基金总份额的29.92%,成为东吴鼎利的第一大持有人。而同年四季度对“16信威01”估值的上调,也使得东吴鼎利净值上涨,吸引大量投资者申购,申购总份额达1.56亿份。同期,东吴基金则赎回700万份。由此,东吴基金的上述做法也引发市场质疑。

对于上述情况,东吴基金表示,与此无关。公司赎回符合公司的自有资金管理办法,不存在提前离场问题。公司将从持有人利益出发,出于审慎原则,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东吴鼎利基金的申赎状态。

不过,北京商报记者追问处罚是否与东吴鼎利在持有“16信威01”期间就可能存在相应的风险,没能及时暂停申购、保护投资者利益有关时,东吴基金并未正面回复。

从东吴鼎利的最新情况看,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8月20日,东吴鼎利净值增长率为-3.91%,同期长期纯债基金平均收益则为3.09%。规模方面,截至上半年末,东吴鼎利规模约为0.58亿元。此外,东吴鼎利自3月19日起至今,已持续暂停申购和定期定额投资达5个月。

非货基规模不足百亿

“同级生”中明显掉队

事实上,除东吴鼎利表现不佳外,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作为成立已近15年的基金管理公司,截至上半年末,东吴基金的非货基规模尚不足百亿元。

Wind数据显示,东吴基金成立于2004年9月,距今已近15年。截至上半年末,东吴基金总资产规模达172.65亿元。其中,非货基规模则仅为82.12亿元,在2004年成立的12家基金公司中最小,其次为中海基金的96.36亿元。相比之下,同年成立的基金公司中,非货基规模超过100亿元的共有10家,为首的中银基金的非货基规模已达2102.4亿元,华泰柏瑞基金也达到677.35亿元。

就具体产品而言,今年以来,在主动管理型的非货币基金中,东吴基金在偏股型基金方面有着不错的表现,但在债券型基金上则普遍业绩不佳。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0日,数据可统计的31只主动管理型非货币基金(份额分开计算,下同)中,共有19只权益类基金和12只债券型基金。在权益类基金中,有10只跑赢同类型基金的平均收益,东吴新产业精选混合、东吴配置优化灵活配置混合等5只基金的年内业绩超过同类平均10个百分点以上。而在债券型基金中,无论是中长期纯债基金、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或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的年内业绩均跑输平均。

对于未来会如何提高非货基规模及完善产品投研、风控等问题,东吴基金表示,公司作为中小型公募基金,近年来非货币公募规模保持了稳步增长,最近一年,公司的非货币公募规模从48.18亿元增长到了82.12亿元,公司未来将通过改善投资业绩,寻求基金规模的有机、持续增长。

此外,东吴基金坦言,自2016年以来,公司相继从宝盈基金、嘉实基金引进了彭敢、杜毅、刘瑞等专业人士,投研团队进一步壮大,投资风格也更为多元,经过两年多的团队磨合,成效已开始显现。下一步,公司将继续以投研建设为核心,重点培育权益投资能力,逐步提升公司投研在成长股、科技股等方向的竞争力。

北京商报记者 苏长春 刘宇阳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9/0821/31663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