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垂直频道公司研究新闻中心上市公司频道 *ST大控“破面”退市成定局 *ST华业等三股待考
*ST大控“破面”退市成定局 *ST华业等三股待考
对于前期公司董事长林大光祭出的卖房增持自救计划,市场最终没有买账,按照0.79元/股的最新收盘价,即便在未来四个交易日连续涨停,*ST大控(600747)股价也难回1元以上,*ST大控成为A股史上第五只“破面”退市股已被提前锁定。Wind统计显示,目前市场上仍有*ST华业、*ST神城、*ST欧浦三股触碰到了面值退市的“雷区”,公司最新股价均低于1元。
图片来自东方财富
提前锁定“破面”退市
继*ST印纪之后,今年9月又一只破面退市股将诞生。交易行情显示,截至9月12日收盘,*ST大控收于0.79元/股,这已是公司连续16个交易日(2019年8月22日-9月12日)收盘价格均低于股票面值(即1元)。经北京商报记者计算,在未来9月16-9月19日四个交易日,若*ST大控连续涨停,公司收盘价分别为0.83元/股、0.87元/股、0.91元/股、0.96元/股,难回1元以上。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ST大控的股东户数达6.29万户。
*ST大控在9月13日也提示风险称,按照风险警示板日涨跌幅5%计算,预计公司股价在后续4个交易日将继续低于股票面值,公司股票将因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股票面值,触及终止上市条件。根据有关规定,公司股票将于9月20日开始停牌,上交所在公司股票停牌起始日后的15个交易日内,作出是否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决定。
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股价破面触及退市一般投资价值确实比较低,可能持续经营能力有问题,出现了重大不可逆的问题。纵观*ST大控基本面,公司已连续两年被出具了非标意见,2018年巨亏近16亿元。
而根据*ST大控最新披露的半年报显示,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104万元,同比扭亏,这也让监管层质疑公司是否存在操纵利润的情形。截至目前,对于该问题,*ST大控仍未进行回复。
董事长增持承诺恐难完成
实际上,在*ST大控濒临破面退市的关键时刻,公司董事长林大光曾祭出了卖房增持的计划,自救意味明显,但市场并不买账。此外,按照相关规定,若*ST大控正常退市,公司董事长推出的增持计划大概率也将面临“流产”。
9月12日股价跌停的市场表现,让*ST大控成为市场上第五只破面退市股板上钉钉。而作为*ST大控的关键交易日,公司董事长也在当天推出了卖房增持的自救计划,不料市场却并不买账。9月12日,*ST大控披露了关于董事长增持公司股份的公告,公司董事长林大光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拟自9月12日起的6个月内通过上交所证券交易系统允许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拟增持公司股份金额不少于5000万元,不超过2亿元。
而对于此次拟增持股份的资金安排,*ST大控表示,林大光拥有位于深圳前海多套房产,将通过处置部分房产及抵押贷款方式筹资增持股票。*ST大控董事长卖房增持的自救计划也曾一度引发市场热议,但却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ST大控股价在9月12日当天一度大幅拉升超3%,但最终跌停收盘,使得公司“破面”退市成为定局。
而根据上交所风险警示板股票交易管理办法(2018年修订)第十条规定,投资者当日通过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累计买入的单只风险警示股票,数量不得超过50万股。
按照林大光推出的增持计划,加上退市整理期,可以实施的增持天数顶格35日,即使每天顶格增持,增持数量也只有1750万股。而按照一般退市整理期股票的交易行情,林大光的增持金额恐难达到最低数额5000万元。
针对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致电*ST大控董秘办公室进行采访,不过未有人接听。
*ST华业等3股股价低于1元
截至目前,年内已出现雏鹰退、华信退、*ST印纪等三只面值退市股,面值退市股频现也给投资者敲响了警钟。经Wind统计,目前市场上还有*ST华业、*ST神城、*ST欧浦三股最新股价低于1元,其中*ST华业已连续16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12日收盘,*ST华业、*ST神城、*ST欧浦三股股价分别为0.95元/股、0.95元/股、0.96元/股,股价均低于面值。其中,*ST神城已连续8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ST欧浦已连续3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ST华业则已连续16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公司是否会成为下一只破面退市股,悬念揭晓的时间也仅剩4个交易日。
*ST华业在近期披露风险称,公司股票已连续16个交易日(2019年8月22日-9月12日)收盘价格均低于股票面值(即1元),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公司股票可能将被终止上市。
对于当下频现的面值退市股,付立春表示,面值退市在实践中越来越多,这也是当下上市公司质量提高的体现之一,使得退市制度化常态化。“此前,炒垃圾股是市场的风格之一,其中风险相对较大。退市常态化下,市场向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健康投资方式转变。”付立春如是说。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同样认为,“近两年来,A股市场走出了结构性的行情,绩优股表现相对坚挺,而非龙头股以及一些绩差股、题材股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业绩为王”目前仍是最好的选股思路。在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看来,低价股不被看好还与投资者的炒股逻辑发生转换有关。一些业绩差、利空不断的低价股被逐渐淡忘,市场更趋于价值投资。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马换换
责任编辑:财经新闻中心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9/0915/31934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