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垂直频道公司研究新闻中心科技频道 “偏科”荔枝抢跑音频第一股

“偏科”荔枝抢跑音频第一股

从今年8月传出“年内上市”消息,到10月29日凌晨递交赴美上市招股书,荔枝冲击“音频第一股”的节奏紧凑。但解读招股书,荔枝仍然是个偏科生:2019年三季度营收3.3亿元,其中音频娱乐营收9.25亿元。此外,成立6年的荔枝尚未盈利,2019年三季度亏损4850万元,较2018年同期的150万元大幅增加。为了平衡营收结构并早日实现盈利,荔枝不仅要补课IoT市场,还要面临来自音频同行以及音乐、直播等相近竞争对手的挑战。

微信图片_20191029191451

抢跑姿态

10月29日凌晨,荔枝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申请,计划募集1亿美元。荔枝计划将此次融资用于AI研发投入、创新产品研发和海外市场拓展等。

此前,荔枝并不是音频产品上市传闻的唯一主角,它的主要竞争对手喜马拉雅的类似传闻更多。不过,在实操节奏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荔枝大概率将拿到音频第一股的头衔。

市场之所以对荔枝闯关IPO高度关注,是因为不管月活用户还是品牌知名度,荔枝都与喜马拉雅有不小的差距。

2013年10月,荔枝FM App1.0版本上线,主打音频创作工具和分享,2015年加入AI个性化推荐,2016年荔枝FM上线语音直播,更名荔枝,2017年用户互动次数超过10亿次,2018年累计产生原创音频节目超过1亿期,2019年正式布局海外和IoT场景。

根据QuestMobile数据,2019年9月,喜马拉雅月活用户为7975万,荔枝1521.7万,与月活1392.4万的蜻蜓竞争胶着。

除了摆在明面上的月活竞争,在线音频暗中的上市竞速也一直未停。

9月19日,天眼查披露,上海证大喜马拉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喜马拉雅国内运营主体)注册资本从2543万元增至9543万元。市场消息称,喜马拉雅已选择高盛等安排IPO事宜,募资5亿-10亿美元。

喜马拉雅方面回应:“现阶段喜马拉雅尚未有明确的IPO计划”,但艾媒咨询CEO张毅判断,“喜马拉雅一定有了上市时间表,至少在做准备”。

而按照2018年6月蜻蜓COO官肖轶透露的“计划2-3年内上市”的时间点。三家争夺上市第一股早就不是秘密。

亏损难题

抢跑资本市场很好,但没有企业愿意在亏损上“领跑”。

根据招股书,2018年荔枝营收近8亿元,同比增长76%;2019年三季度荔枝营收3.3亿元,同比增长72%。

营收增速不错,但来源单一。荔枝招股书显示,营收增长主要是受益于音频娱乐产品相关的虚拟礼品销售增加。

具体来看,2019年三季度荔枝音频娱乐营收3.25亿元,播客、广告和其他收入只有350万元。

荔枝近三年的营收中,音频娱乐收入占比都在90%以上。

荔枝并未在招股书披露,音频娱乐营收具体由哪些业务支撑,仅介绍,“荔枝探索了多样化的商业模式,如直播社交、付费内容、粉丝会员、游戏联运、IoT场景拓展等,尝试在良性的社区生态里衍生更多的商业化空间”。

随着营收增长,荔枝净亏损也在扩大。2019年三季度,荔枝净亏损4850万元,2018年三季度净亏损150万元。

招股书显示,2019年三季度荔枝收入成本2.6亿元,同比增长100.9%,主要原因是“收入分成和其他成本的增长与荔枝收入和业务增长基本一致;2019年三季度荔枝推出了一项激励计划”。

相比收入成本,荔枝的运营费用增幅略小。2019年三季度,荔枝运营费用1.15亿元,同比增长79.3%。“主要是由于研发费用的增加,销售和营销费用以及一般和管理费用”,荔枝在招股书中解释。

从用户方面看,荔枝的各项数据都处在增长期。2019年三季度,平均移动月活总量4660万台,较去年同期增加980万台;平均音频娱乐移动月活600万台,较去年同期增长180万台。平均音频娱乐付费用户从2018年三季度的近25万增长到2019年三季度超过38万。音频娱乐支付比率从2018年三季度的5.9%增长到6.4%。

寻路IoT

对比荔枝和其他音频企业,语音直播是最大的特色,布局最早。但他面对的对手越来越多,除了喜马拉雅、蜻蜓外,多个游戏直播和在线音乐类平台都已上线语音直播。

在艾媒咨询分析师李松霖看来,“视频直播已经逐渐走向成熟,有打赏主播、虚拟礼物、房间付费等较为完整的商业模式,针对主播IP的商业化打造也相对成功。而语音直播的付费模式并未完全普及,用户付费习惯不强。语音直播主要依靠氛围和声音来吸引用户,在变现模式多样性上不如视频直播”。

在语音直播占据先发优势的荔枝,在IoT市场却是新人。

梳理在线音频前三名的发展轨迹,喜马拉雅走的是软硬结合的路线,在2017年6月推出小雅音箱,也为智能音箱、家电、车载产品提供内容服务。以智能音箱为例,喜马拉雅目前与天猫精灵、小度音箱、小爱同学、华为音箱等达成内容合作。

蜻蜓并未推出硬件产品,在2019年初,提出“全场景生态”概念,与华为、vivo、小米、百度、今日头条等企业合作,覆盖场景包括智能家居、移动互联网、车联网等。

荔枝在IoT方面则相对谨慎。10月16日,荔枝宣布向小度智能音箱输出音频内容,尝试将互动音频落地到智能音箱IoT场景。

小度方面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荔枝在小度内的互动方式是在近期即将上线的新版本有屏技能中实现的,新版本技能会上线荔枝的直播功能,小度的用户可以通过荔枝观看和收听直播、看弹幕,并且用户也可以通过语音交互的方式发送弹幕等。未来双方还预计上线小度用户与荔枝直播中的礼物打赏,进一步拓展通过小度的互动方式”。

“在IoT场景下,荔枝与喜马拉雅和蜻蜓有一定差距,布局看起来有些仓促。尽管与智能音箱的合作在功能上有创新,但是从覆盖场景和品牌合作规模上,还需要加快节奏”, 比达分析师李锦清说。北京商报记者 魏蔚(图片来源:荔枝App截图)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9/1029/32356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