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垂直频道要闻中心政经频道 【西街观察】最短的报告,最厚的账本

【西街观察】最短的报告,最厚的账本

相比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预算报告很长。

近2000页的账本记录着2019年全国预算的执行情况和2020年的预算安排,尤其是后者,占了整个报告绝大部分篇幅。根据预算安排,2020年预计全国财政总支出超过43万亿元,比去年增加了近5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而收入中占比超过一半的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却只有18万亿元左右,下降5.3%。

实际上,两年前财政收入增速已明显放缓,考虑到国内外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经济下行压力以及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等因素,今年财政增收难度将加大,而刚性支出需求同样攀升,财政收支矛盾变得更加突出。这意味着紧日子不是一时之需,而是长久之计。

财政越是有困难,越不能让税收对市场形成挤压,让企业负担过重,影响企业家对未来的预期。与之相对应,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被市场主体寄予厚望,以企业税的调减呼声最高,有委员建议企业所得税由现在的25%降到20%左右。四险一金可以适当做一些归并和综合,降低上缴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湖北民营企业代表甚至建议向湖北小微商户直接发放现金补贴,将“保市场主体”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无论是降社保税费还是现金补贴,他们希望减负措施尽快渗透制造业、服务业,惠及更多中小微企业,帮助它们既能如期复工又能顺利复产。

紧日子要少“收钱”,但不是不花钱。该花的一定要花,每一笔资金的来龙去脉都要有理有据,且务必花在刀刃上。做好“六稳”“六保”工作需要大量资金,无论是赤字率突破3%还是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都是积极财政“积极有为”的安排。具体到支出结构,在教育、社保、医疗、扶贫等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

政府的收入少了,要花钱的地方多了。近期,由财政困难引发财政赤字货币化的争议,其实不只是“借钱”和“印钱”的争议,也延展了财政筹措的资金用于何处,以及如何提高使用效率的关联问题,这些问题关系着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以及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也关系着经济治理体系和市场运行机制是否会受到冲击。

紧日子到底怎么过,考验的是自上而下的理性花钱之道、依法理财之策。从财政角度说,账本越厚,钱花得越仔细,政府收支透明才能越透明。在此背景之下,倒逼现代法治社会对公权力约束不断强化。

把过往庞大的财政开支减下来,权力和资源层层寻租空间自然受到空前挤压,政府所拥有的一切,将只能用作其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需要。税收不是为了供养和侍奉权力,更不是为了养活自己。政府所有财政活动应该真实而完整地置于纳税人的监督控制之下,这也是公共财政改革的方向和意义。

北京商报评论员陶凤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20/0525/35466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