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保留京津冀频道 服贸观止 | 朝阳区市级文创园区占全市33% 规上文创企业占全市38%
服贸观止 | 朝阳区市级文创园区占全市33% 规上文创企业占全市38%
北京商报讯(记者 方彬楠)9月2日,记者在朝阳通气会上了解到,近年来,朝阳区坚持高端发展,积极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打造以文化传媒、数字内容、创意设计、文化贸易、休闲娱乐为支撑的高端产业体系,已经形成以高附加值和高成长性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成为引领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区。
据统计,2019年朝阳区规上文化产业实现收入2703亿元,其中文化产业核心领域占比76%,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尤其是随着5G、大数据、超高清视频等新兴技术的创新发展,朝阳区以移动新媒体、数字娱乐、数字出版、电竞游戏等为代表的数字文化企业发展迅速,企业实现收入年均增速在30%以上。
2019年朝阳区数字文化产业领域实现收入661.8亿元,占全区的28.5%,较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2020年1-6月,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收入919亿元,其中以数字内容服务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文化”的文化企业“逆势上扬”,成为引领文化企业加速回暖的主要动力。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朝阳区持续实施文化产业“百园工程”促进城市更新。朝阳区曾作为北京市纺织、电子、机械、化工、汽车五大工业基地所在区,旧工业厂房资源丰富。结合区域实际,近年来,朝阳区坚持非首都功能疏解,积极探索存量空间“腾笼换鸟”和功能提升的创新路径,形成工业厂房改造利用、传统商业设施升级、有形市场腾退转型、农村集体产业选择高精尖4种园区改造转型模式,探索形成文化产业融入城市发展的朝阳实践。
截至目前,朝阳区已有798、751、莱锦等94家特色文化产业园区投入运营,其中,60家为老旧厂房改造转型的文化产业园区,建筑规模达到355.45万平方米。2020年8月北京市发布的市级园区名单中,朝阳区有32家文化产业园区入选, 占全市的33%,居全市首位,充分彰显了朝阳区在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优势。为进一步提升园区发展品质,朝阳区正在深入实施文化产业“百园工程”,到2020年底前,打造100个精品园区,服务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随着朝阳区培育龙头、树立品牌的“蜂鸟计划”的实施以及政策服务、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龙头企业聚集、上市企业加速、独角兽企业不断涌现的态势日益凸显。截至目前,朝阳区登记注册文化企业达到6.8万家,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962家,占全市的38%,注册企业数、规上企业数均居全市首位。目前,在全区汇聚了万达电影、中信出版、蓝色光标、天下秀等76家境内外上市(挂牌)文化企业;聚集了快看漫画、得到APP、一点资讯、马蜂窝、太和音乐5家文娱传媒类独角兽企业,占全市的39%;聚集了万达文化、阿里文娱等253家文化企业总部,其中外资文化总部企业127家;掌阅科技、华韵尚德等16家企业和10个项目被认定为2019-2020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分别占全市的40%和56%。朝阳区成为全国文化品牌企业总部基地。
据悉,“十三五”期间,朝阳区紧紧围绕首都“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特别是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的整体规划部署,以“文化、国际化、大尺度绿化”为主攻方向,紧紧抓住非首都功能疏解、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发展等契机,充分发挥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政策先行先试优势,加强服务体系创新,持续优化营商营文环境,高标准推进全国文化中心核心区建设,努力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特别是“两区”建设上求突破、树标杆、作示范,形成了文化资源丰厚、文化氛围浓郁、文化特色鲜明、文化人才汇聚、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引领北京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肖玮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20/0902/36738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