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特刊 献策“双碳”

献策“双碳”

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趋势不可阻挡,全球正迎来一场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产业和技术变革。2022年服贸会期间举办的“首届中国生态环保产业服务双碳战略院士论坛”上,多位专业人士围绕实现“双碳”目标、污染防治、废弃物资源化、科技发展成果等内容建言献策。

北京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谈绪祥:北京将重点培育生态环保龙头企业

近年来,北京市将生态环境保护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高精尖产业之一和实施绿色北京发展战略的有力抓手,呈现出提质、创新和集聚的发展趋势。下一步,北京市将重点从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提升技术创新增长能力、完善市场投融资等保障机制三个方面发力支持生态环保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以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

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会长贾治邦:应重视林业碳汇等“间接减排”

完成“双碳”目标,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现在已经开展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建议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路上,既要重视工业直接减排,更要重视林业碳汇、木制品固碳、生物质能源等间接减排,将林业“碳汇”等间接减排纳入碳减排交易市场体系。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低碳转型将创造巨大的绿色市场

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创新将会催生各类新技术、新业态迎来巨大绿色发展机遇,创造巨大绿色市场,释放强大的经济增长新动能。据估算,实现《巴黎协定》的全球温升控制目标,需要投资1000多万亿美元,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需130多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这为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带来极好的发展机遇。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中国碳中和实践经验具有全球意义

中国实现推进绿色和低碳转型、碳达峰直至中和,积累的良好实践和成功经验具有全球性意义。环境署期待中国继续大力做好国内减污、降碳、改善环境质量、生态修复、促进绿色发展方面工作,同时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享成功的经验和良好实践,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环境治理能力建设、分享实用绿色技术、低碳清洁技术。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推动“无废城市”建设

资源的循环利用,对我们国家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在循环经济基础上,我们还提出了“无废城市”试点。“无废”并非没有废物,而是废弃物源头减量化和高比例资源化利用,这是循环发展的典型内涵。废弃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可以助推“双碳”目标,“无废城市”建设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多种固废利用发展潜力很大,可以形成多个产业链条。光是钢铁回收再利用,就可以使钢铁资源的对外依存度由60%降为30%。也可以通过风机、光电池、电动车电池的回收再利用,使其中的镍、铬等矿物质成为可再生资源。

“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将积累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逐步向全国推广,经过长期努力,最终实现“无废国家”目标。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贺克斌:开展不同减碳路径的风险分析

未来碳减排有五大路径,包括资源增效减碳、能源结构降碳、地质空间存碳、生态系统固碳、市场机制融碳。比如在资源增效减碳方面,要高度关注“无废城市”系统构建,控制废水、废气、废热,逐步走向“无废社会”。在能源结构降碳方面,要从现在的化石能源为主走向未来的新能源和再生能源为主。

要开展不同减碳路径的环境风险分析,目前部分支撑碳中和的技术还不成熟。比如化石燃料燃烧、土地利用变化、工业固氮等人为活动对气候变化与碳-氮循环具有多种作用与反馈,目前诸多机制仍不明确。双碳行动带来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氨气等减排效应如何进一步对碳-氮循环产生扰动,仍需研究。另外,氨储能背景下,将有大量活性氨氮涌入能源系统。氨能的生产、存储、运输和利用过程中将会产生什么生态与环境风险仍然需要研究。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郝吉明:防治大气污染关键在科技

大气污染防治面临的一大挑战是臭氧。2020年全国臭氧平均浓度比2015年上升12.6%,臭氧浓度超标城市从2015年的19个增加到2020年的56个。因此我国要推动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

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科技支撑是关键之一。科技部、生态环境部、中科院、国家基金委整合我国科技力量,开展多个大气领域的科技攻关项目。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做到了科研行动、产业行动和区域行动。在基础研究的同时,要把产业和区域结合起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关,实现了机制创新。

2021年,PM2.5已实现“十三五”以来的六连降,全国从每立方米46微克降到每立方米30微克。PM2.5和臭氧浓度连续两年协同“双下降”。空气质量改善的同时,我国GDP也在增加,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空气改善的双赢目标。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实习记者 袁泽睿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22/0904/4507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