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垂直频道公司研究新闻中心上市公司频道 单一公司产业链贡献超七成营收,康瑞新材闯关主板IPO
单一公司产业链贡献超七成营收,康瑞新材闯关主板IPO
成立逾24年,江苏康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瑞新材”)今年开始向A股发起冲击。深交所官网显示,康瑞新材主板IPO目前处于问询阶段,公司拟首发募资11.05亿元。
招股书显示,康瑞新材专注于高精度、高性能及特定结构精密金属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板IPO于2025年6月26日获得受理,2025年7月15日进入问询阶段。
闯关IPO背后,康瑞新材业绩表现亮眼。2022—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0.53亿元、24.86亿元、29.98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4755.6万元、2.29亿元、4.11亿元;对应实现扣非后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3585.45万元、2.27亿元、4.1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亮丽业绩背后,康瑞新材超七成营收来自X公司产业链。
财务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康瑞新材主营业务收入中来自X公司产业链收入占比分别为74.39%、88.41%、71.62%。2022—2024年,公司第一大客户均是富士康集团,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22.96%、45.89%、39.59%。
康瑞新材表示,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X公司是全球消费电子领域龙头企业,预计在未来一定时期公司仍存在X公司产业链收入占比高的情形。
同时,康瑞新材也提示风险称,因需求变化,公司预计2025年来自X公司产业链收入存在下降风险。
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联合创始发起人袁帅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从业务稳定性的层面审视,IPO公司过度依赖单一公司产业链会削弱公司业务的抗风险能力。一旦单一公司产业链自身经营出现波动,无论是受到行业周期影响、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份额下滑,还是内部管理不善、战略调整失误等,都可能直接导致对IPO公司的采购需求大幅减少。
本次冲击上市,康瑞新材拟募集资金约为11.0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按轻重缓急顺序分别投资于年产5000吨钛合金材料项目、年产4000吨金属层状复合材料零部件及复合材料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分别投入募资约5.98亿元、2.16亿元、9044.89万元和2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募集资金中有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而此前,公司2022年、2024年分别现金分红4000万元、5000万元,合计分红9000万元。
此外,康瑞新材实际控制人为朱卫、LI LI(李莉)夫妇,二人手握公司超七成控制权。
具体来看,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康瑞新材控股股东江阴市康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阴康德”)持有公司约1881.15万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额33.21%。朱卫直接持有公司17.54%股权,通过江阴康德控制公司33.21%股权,通过江阴智达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控制公司8.21%股权;LI LI(李莉)直接持有公司5.55%股权,通过Brilliant Alliance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公司8%股权。朱卫、LI LI(李莉)合计控制公司4107.65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72.52%。
针对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康瑞新材方面发去采访函进行采访,但截至记者发稿,未收到公司回复。
北京商报记者 马换换 实习记者 李佳雪
责任编辑:公司研究新闻中心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25/0804/56515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