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垂直频道财经新闻中心基金券商频道 发起式接连“折戟”,申万菱信基金年内6只产品已退场
发起式接连“折戟”,申万菱信基金年内6只产品已退场
这家公募同日发布2只产品清盘公告。8月4日,申万菱信基金宣布旗下申万菱信碳中和智选混合发起式、申万菱信养老目标日期2040三年持有期混合发起式(FOF)合同终止并进行财产清算。至此,年内该公募已有6只基金相继清盘,且全部为发起式基金。有业内人士指出,多只基金相继清盘或将给公司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市场可能对该公司投研管理能力产生质疑。对于规模相对偏小的存量产品,公司可以通过强化渠道营销,投入更多资源来减少基金清盘情形。同时也应该进一步提升公司投研品牌的影响力。
6只发起式基金相继退场
8月4日,申万菱信基金发布关于申万菱信碳中和智选混合发起式基金合同终止及基金财产清算的公告,具体来看,该产品基金合同生效日为2022年8月2日,基金合同生效之日起三年后的对应日2025年8月2日,基金资产规模低于2亿元,触发基金合同约定的终止情形,基金将根据约定终止基金合同并进入基金财产清算程序,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审议。
同日,申万菱信养老目标日期2040三年持有期混合发起式(FOF)也宣告基金合同终止并进行财产清算。与上述产品相同的是,这只产品也因作为发起式基金,在合同生效三年后对应日资产规模低于2亿元,而触发基金合同终止。
7月以来,申万菱信基金还曾宣布一只增强指数型基金清盘。具体来看,申万菱信国证2000指数增强发起同样因成立三年后规模不足2亿元而清盘。至此,回顾年内,申万菱信基金已有6只产品相继清盘,且均为发起式基金,除上述3只基金外,还包括申万菱信鑫享稳健混合发起式、申万菱信双禧混合发起式、申万菱信专精特新主题混合发起式。
就上述情形对公司有何影响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发文采访申万菱信基金,对方表示以公告为准。
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评价称,一家基金公司年内6只基金清盘,在行业内不算多见,这或能说明该公司在产品战略管理层面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在投研能力层面可能也有待进一步增强。基金相继清盘或将给公司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市场可能对该公司投研管理能力产生质疑。从清盘基金类型上看,均为发起式基金,这可能是公司在前期为了基金产品线种类更多、产品线更长而以发起式成立了较多基金产品,但后续营销及投研能力没有及时跟上,导致在三年后未能达到基金合同要求,导致清盘。
整体来看,申万菱信基金旗下仍有不少“迷你”产品。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申万菱信基金旗下数据可取得的81只产品中(份额合并计算,下同),17只产品规模不足5000万元,其中包括11只发起式基金。具体到产品类型来看,申万菱信竞争优势混合、申万菱信价值精选混合等4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已规模迷你。债基方面,申万菱信稳鑫90天滚动持有中短债规模甚至已不足1000万元。
需多角度着手减少基金清盘情形
公开信息显示,“老牌”公募申万菱信基金成立于2004年1月,距今已有21年。股东方面,中央汇金公司控股的申万宏源证券持有申万菱信基金67%的股份,日本三菱UFJ信托银行持有公司33%的股份。
最新规模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公司规模为826.79亿元,环比增长12.24%,但同比减少5.29%。公司最新规模在全市场公募基金中排在第66名。非货基管理规模方面,同期数据则为704.46亿元,排在第59名。
对比来看,共计11家公募与申万菱信基金同在2004年成立。截至二季度末,申万菱信基金非货基管理规模跑赢新华基金、东吴基金、中海基金、光大保德信基金、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华富基金6家机构。而“同期生”华泰柏瑞基金相关规模达5972.91亿元,天弘基金、中银基金相关数据也均超过3000亿元。东方基金、摩根基金非货基管理规模也分别达1106.97亿元、1039.86亿元。
然而,回顾十年前,申万菱信基金也曾迎来规模巅峰。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二季度末,申万菱信基金规模达1024.92亿元,非货基管理规模达938.02亿元。其中,权益类基金规模高达934.44亿元,占比超99%。然而,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权益类基金规模就骤降至262.95亿元,此后,申万菱信基金权益类基金规模波动不断,2018年年末甚至低至163.42亿元,此后迎来波动式上涨。
虽然旗下发起式产品相继陷入清盘窘境,但回顾业绩表现看,申万菱信基金主动权益类基金年内收益较佳,49只产品中(份额分开计算,下同)45只收益率收正。其中,27只产品收益率超10%,占比达55.1%。申万菱信乐融一年持有期混合A/C以44.88%、44.54%的年内收益率居于公司旗下全部主动权益类基金收益榜榜首,跑赢二级分类下同类基金平均收益率30.67个、30.33个百分点。此外,申万菱信多策略灵活配置混合A/C年内收益率紧随其后,分别为30.49%、30.33%,跑赢同类产品平均收益率20.5个、20.34个百分点。
若从全部债券型基金看,40只数据可取得的产品中,31只收获正收益,其中,申万菱信可转债A/C年内收益率达7.18%、7.05%,紧随其后,包括短期纯债基金及混合债券二级基金在内的5只产品收益率超2%。
整体来看,王红英认为,该公募要想保持规模稳健增长的态势,首先要从治理结构层面入手,保持产品战略的稳定性与成长性。其次,通过科学的考核机制,稳定好投研团队。此外,对于规模相对偏小的存量产品,可以通过强化渠道营销,投入更多资源,来减少基金清盘情形,同时公司也应该进一步提升投研品牌的影响力,提高产品净值,更好地为投资者服务。
北京商报记者 郝彦
责任编辑:财经新闻中心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25/0804/56517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