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垂直频道产经中心新北京楼市 昌平医药健康产业收入首破千亿 生命科学园产能聚集价值跃升

昌平医药健康产业收入首破千亿 生命科学园产能聚集价值跃升

日前,来自昌平区政府消息显示,2024年昌平医药健康产业收入首破千亿,其中重点板块生命科学园板块“产业—轨道—公服—生态”一体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2024年园区总收入达到约998.91亿元,同比增长约24.92%;轨道交通、教育、商业、生态等配套同步落位,一座“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的现代化科技新城雏形已现。

产业能级再跃升——从“规划图”到“实景图”

截至目前,生命科学园已聚集生细胞与基因治疗、数字医疗、合成生物等前沿领域企业约932家,其中科学家创办企业约118家,已汇聚昌平实验室、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等约10余家顶级研发机构,汇集了王晓东、谢晓亮、施一公、程京、邵峰、饶毅等一批战略科学家和300多名高层次人才。

轨道交通再加密——19号线北延正式定标

备受关注的地铁19号线北延(牡丹园—生命谷站)已于7月取得市发改委初设批复,8月底完成施工总承包招标,计划2029年建成通车。届时,生命科学园将实现“三轨交汇”:既有昌平线、19号线北延及规划市郊铁路东北环线,与中心城区通勤时间将缩短至约25分钟。

公共服务再升级——教育、商业、医疗同步落位

教育方面,北师大直属未来实验学校已签订办学协议,规划为36个班,开设有普通教室、专业教室、开敞式图书馆、阶梯式合班教室等空间范本;101中学昌平实验学校,学校占地面积约3.6公顷,共设36个教学班,学校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开创校家社协同育人新图景。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农学院等高校构建“教联体”,研发校本课程。与生命科学园“校”“园”共建,开展科技创新教育。

商业配套方面,超极合生汇已于2024年底投入使用,总体量达约46万平方米;加上万科TBD、万达广场、海淀大悦城等项目,生命科学园1公里范围左右商业总面积超60万平方米,京北商业新地标呼之欲出。医疗配套方面,,北大国际医院,核定床位1800张,设有66个医疗临床和医技科室;园区还布局了多家高端体检中心、专业诊所,形成“三甲医院+专科机构+互联网医院”的多层次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生态环境再优化——十一排干渠示范段加速建成

《昌平区“十四五”时期水务发展规划》(昌政发〔2021〕18号)首次提出:对十一排干渠实施防洪、水质、景观、慢行“四位一体”综合治理,打造城市滨水会客厅。随后,《昌平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3年行动计划》(昌政办发〔2023〕6号)进一步明确:2023年年底前完成十一排干渠(京藏高速—北沙河)生态修复示范段,形成“水清、岸绿、路畅”的景观样板。十一排干渠(生命科学园段)被定位为“城市生态骨架主轴、科创走廊景观门户”,滨水慢行系统5.6公里沿线将布设运动驿站、露营场地等公共服务设施,年接待能力预计超100万人次。未来,将与南沙河、京密引水渠互联互通,构建“一脉多廊”的蓝绿骨架。

板块发展提速——国际一流生命科学产业高地即将崛起

预计2025—2026年,将完成19号线北延全线征地拆迁及管线迁改,启动北师大未来实验学校主体结构施工,推进十一排干渠二期前期方案设计,启动水生态修复示范项目,预计实现园区产业收入1200亿元。

预计2027—2028年,北师大未来实验学校将正式投用,园区产业收入冲刺1500亿元。

预计2029年,19号线北延将通车运营,生命谷站TOD综合交通枢纽将建成;“昌平南中央水廊”全面建成,成为京北地区最具活力的城市客厅和科创人才休闲目的地,一座国际一流的生命科学产业高地将在昌平崛起。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25/0910/56928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