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垂直频道商业新闻中心家居产业频道 适老化需求潜力待释放 天坛家具探索多元路径
适老化需求潜力待释放 天坛家具探索多元路径
随着老年人口规模持续扩大,适老化产品的市场需求也随之增长。在居家场景中,作为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载体,适老化家具设计与发展备受消费者关注。
北京市老龄协会发布的《2024年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北京市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514.0万人,占总人口的23.5%,比2023年增加19.2万人。预计“十六五”初期将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达到峰值,总数或将超1000万人。
北京金隅天坛家具股份有限公司家居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树胜在由北京商报社主办、以“银发经济新格局全域康养生态圈”为主题的2025智慧康养前沿论坛上表示,适老化家具并非要重新设计,满足老年人安全、舒适、便捷、可持续及多功能需求即可,还能适配全年龄段。“40后”“50后”老人习惯节省,不愿丢弃旧家具,通过适配性改造原有家具,就能达到适老效果。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部分老年消费者因家中沙发过软,久坐易昏昏欲睡。针对这一情况,天坛家具设计的排椅从人体工程学、功能和场景方面进行设计,兼顾舒适性与场景需求,可以有效避免使用者久坐犯困。
张树胜介绍,天坛家具深耕适老化领域已超十年,自2013年“适老元年”起便布局相关产品研发与服务。在产品层面,天坛家具采取“新品研发+旧品改造”双轨策略。一方面针对老年消费群体身体特征与生活习惯设计专属产品;另一方面则是提供原有家具适配性改造服务,降低适老化改造门槛。
对于行业而言,适老化发展并不是新鲜事。在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家具的名称也从最开始的“养老家具”逐渐变成比较中性、较温和的“适老家具”。张树胜表示,从“养老家具”转变成为“适老家具”后,消费者接受度显著提升,尤其在B端市场。此前,天坛家具在养老院、CCRC社区等集中式养老场景提供产品,既满足老人需求,又能提升护理人员效率、保障安全,深受运营方认可。在C端市场,近两年也逐步受到关注,特别是“备老经济”群体。天坛家具前两年服务的5000个家庭中,约9%涉及老人需求或50多岁群体的备老家装改造,与市场数据基本吻合。
事实上,虽然适老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市场需求认知率仍相对较低,真正完成适老化改造的家庭占比约5%,家居行业适老化发展任重道远。从市场反馈来看,设计适老化产品不能局限于传统思维,需结合流行趋势,兼顾颜值与安全舒适,同时还需进行市场教育,让更多消费者了解适老化产品涵盖生活方方面面,而非仅局限于扶手、护理床。
张树胜表示,“60后”备老群体活力充沛,对“适老”标签较为敏感。以拐杖为例,传统四脚拐难被接受,但兼具功能性与通用性的登山杖,因能满足爬山、涉水等需求,更受该群体青睐。这种对“去标签化”“多功能化”的需求,不仅体现在辅助工具上,更在居家生活场景中凸显。老年消费者既希望家具能兼顾养老所需的安全防护、便捷操作,又追求与日常审美、多元生活场景适配的灵活性。
当下快速迭代的智能化技术,正精准契合这一需求痛点。从能自动调节高度的智能座椅,到可感应障碍物的移动边柜,智能化手段既能隐性融入适老功能,又能通过科技感弱化“老年专属”的标签感,为适老家具的升级提供了关键支撑。张树胜表示,未来适老化家具或融入智慧元素,结合机器人技术实现自主移动等功能,进一步拓展适老化家具的可能性,为全域康养生态圈建设贡献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天坛家具母公司,金隅集团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携旗下龙顺成,为消费者带来了“鲁班凳”“榫卯小木马凳”等创新产品。展会现场,观众可以亲手触摸木作、探索榫卯奥秘,让非遗走进消费者的日常,实现非遗文化从“观看”到“参与”的转变。
北京商报记者 翟枫瑞
责任编辑:张绪旺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25/0918/57038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