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垂直频道产经中心汽车频道 急补“技术课”,赛力斯港股募资额七成投研发
急补“技术课”,赛力斯港股募资额七成投研发
赛力斯冲刺首家“A+H”上市豪华新能源车企目标进入倒计时。10月27日,赛力斯开启港股招股。根据招股书,赛力斯计划在本次IPO中基础发行规模1.002亿股H股,预计募资净额129.249亿港元。在募资款项中,约70%将用于研发投入,约20%将用于多元化新营销渠道投入、海外销售及充电网络服务等。“大手笔”研发投入的背后,是赛力斯在盈利后迎来的新阶段挑战。随着华为不断扩容的朋友圈,曾独享华为“光环”的赛力斯开始面临“同质化”竞争,同时汽车市场技术迭代、平台升级不断提速,要更好地在盈利之后保持差异化竞争优势,提升技术研发成为关键。同时,赛力斯也在向海外市场与多元化市场伸出触角。

上市日期定档
9天后,赛力斯将“赴港”挂牌。
赛力斯公告显示,招股期持续至10月31日,并计划于11月5日正式以“9927”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后将成为首家“A+H”两地上市的豪华新能源车企。
据悉,赛力斯计划在本次IPO中基础发行规模1.002亿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1002万股H股,国际发售约9018万股H股(以上可予重新分配、视乎发售量调整权及超额配股权行使与否而定)。此外,按最高发售价每股131.5港元计算,假设发售量调整权及超额配售权未获行使,预计赛力斯募资净额129.249亿港元。
据招股书披露,赛力斯本次发行吸引22家基石投资者,其中包括重庆产业母基金、林园基金、广发基金、施罗德、中邮理财、星宇香港等。赛力斯相关人士表示,募资计划将用于公司的研发投入、多元化新营销渠道投入、海外销售及充电网络服务,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赛力斯前身为小康股份,成立于1986年,2016年成功登陆上交所。去年底,资本市场便已传出赛力斯将赴港二次上市的消息。当时有消息称,赛力斯考虑在中国香港二次上市,筹集超10亿美元资金。今年3月,赛力斯发布公告称,公司于今年3月30日召开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发行H股股票并在中国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议案。4月28日,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中国银河国际。今年10月初,赛力斯通过港交所聆讯。
盈利背后现高依赖风险
作为目前鸿蒙智行五“界”中的标杆,问界让各车企看到华为背书的实力,也让合作方之一的赛力斯“躺赚”。财报显示,2024年赛力斯营收同比增长305.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9.46亿元。近五年来,赛力斯的净利润更首次扭亏为盈。赛力斯的扭亏离不开华为的加持。据了解,自2021年与华为跨界合作推出问界以来,已形成包括问界M9、问界M8、问界M7和问界M5四款车型的产品矩阵。其中,问界M7成为30万元区间畅销车型。数据显示,2024年问界品牌销量同比增长268%。
不过,赛力斯与华为的深度绑定也面临高度依赖性风险。数据显示,2022—2024年,问界品牌汽车的销售收入分别占赛力斯总收入的60.3%、67.9%、90.9%。赛力斯在招股书中提到,若问界品牌汽车需求下降、问界品牌的市场表现恶化或出现负面舆情,均可能对赛力斯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同时,赛力斯方面在招股书的风险提示中明确:“我们与华为建立了长期稳固的业务关系,并受益于华为提供的产品及服务,若与该等合作伙伴的合作出现中断或终止,可能会对我们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随着华为的“朋友圈”持续扩大,打出“华为智驾”先手棋迅速出圈的问界,也面临更多市场不确定性。一方面,目前国内汽车智能化竞争激烈,另一方面除问界外,鸿蒙智行相继“孵化”智界、享界、尊界、尚界品牌,“朋友圈”的扩大让问界不再独享“华为智驾”。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表示,华为不仅在不断扩围鸿蒙智行,更与传统大厂加紧在智驾领域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问界拥有的独特优势正在减弱,并与更多在华为生态中的品牌开始产生竞争关系。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赛力斯集团销量同比下滑3.82%。其中,赛力斯汽车销量同比下滑5.72%。
提升技术实力是竞争关键
赛力斯不仅面对“界字辈”兄弟间竞争,也面临市场快速发展的挑战。
目前,汽车市场技术、研发、智能成为车企新一轮争夺的焦点。从今年初开始,车企之间上演“智驾大战”,包括比亚迪、吉利等多家车企推出解决方案,提速智能辅助驾驶技术。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钟师认为,汽车市场内竞争从价格战走向价值战,有核心技术研发实力的车企,才能在未来竞争中有机会脱颖而出。
对于行业的发展,赛力斯也十分清晰。赛力斯在招股书中提到,汽车行业及其技术发展迅速,可能会发生不可预见的变化,其他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突破可能会对赛力斯汽车的需求产生重大不利影响。随着技术变化,赛力斯计划升级或改造赛力斯的汽车,并推出新车型,以提供应用最新技术的汽车,但这可能会耗费大量成本,并导致赛力斯对现有汽车的投资回报率下降。
作为早期与华为合作的企业之一,赛力斯凭借问界成为新势力中的“黑马”。但随着华为不断扩容朋友圈,华为标签的产品同质化竞争逐渐显现,加之车企间技术竞争的加剧,如何在市场中持续发力,赛力斯下一步路怎么走尤为关键。
有分析人士认为,无论是更好地与华为合作,还是更好地开拓市场为产品背书,都需要赛力斯在技术研发上有更强的实力,在市场竞争中有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差异化实力,只有如此才能打通未来继续向上增长。
事实上,提升研发实力也是此次赛力斯募集资金用途的关键领域。根据招股书显示,所得款项的70%将用于研发投入。其中,40%用于提升核心技术能力与创新能力,包括魔方技术平台升级,提升平台架构能力与性能等;智能座舱及辅助驾驶技术提升,未来两年加大AI技术投入,提升系统智能化水平与可靠性;关键动力系统技术研发,赛力斯新动力总成将于2025年下半年及2026年上半年装配至新车型;并探索人工智能对汽车产业的全方位赋能。
此外,另30%将用于增加产品研发投入,并丰富产品组合拓展国际市场布局。赛力斯招股书显示,2026年上半年将推出新车型。此外,赛力斯计划在2026年使产品线研发、汽车技术平台研发及其他先进技术研发人员的总数达到9200人。
针对研发投入、差异化竞争力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联系了赛力斯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未收到相关回复。
加码海外市场寻机遇
提升技术实力应对市场变化之外,赛力斯也在寻求海外市场机遇。
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出口销量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与新势力品牌加速布局海外市场。数据显示,今年9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21.1万辆,同比增长96.5%,环比增长3.9%。
据了解,目前赛力斯已在欧洲、中东、美洲和非洲的多个国家进行业务布局。欧洲方面,已扩展到挪威、德国、英国、瑞士等市场。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赛力斯海外市场收入分别为39.219亿元、49.759亿元、42.107亿元。
针对海外市场,赛力斯也在募集款项的用途中多次提及。招股书显示,70%的研发投入中有10%将用于赛力斯海外车型研发适配。此外,另20%用于多元化新营销渠道投入、海外销售等资金规划中,5%的资金将用于海外扩张,包括在中东、欧洲、澳大利亚、中美洲及南美洲市场,积极探索包括但不限于自建、反向合资、战略合作、兼并收购等多元化的海外网络建设方式,实现本地化制造及本地化运营等,来实现海外业务增长。
“为保持竞争力,车企在研发及市场等方面的投入持续增长,因此需要进一步扩充资金池。”颜景辉认为,同时在港股市场,赛力斯不仅能够拓宽融资渠道,也能吸引更多资源,对其拓展海外市场也将产生助力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除汽车业务之外,赛力斯正将业务触角伸向更多元化领域。10月9日,赛力斯发布消息称,赛力斯凤凰与火山引擎签署具身智能合作协议。双方将开展具身智能联合设计等端到端全业务,共创人工智能应用新生态。根据协议,赛力斯凤凰与火山引擎将围绕“面向多模态云边协同的智能机器人决策、控制与人机增强技术”项目协同攻关,构建“技术研发—场景验证”闭环机制,共筑技术底座与协作基础。
北京商报记者 刘晓梦
责任编辑:产经新闻中心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25/1027/573684.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