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推荐 民间资本可参与低空经济领域基建
民间资本可参与低空经济领域基建
民间投资迎重磅政策利好。11月10日,为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促进民间投资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对外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提出13项针对性政策举措。其中,《若干措施》提出,引导民间资本有序参与低空经济领域基础设施建设。业内专家认为,《若干措施》回应民营企业关切,重点从扩大准入、打通堵点、强化保障等方面精准发力,打出了政策“组合拳”,释放出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积极信号。

支持民资参与铁路项目
在扩大准入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对需报国家审批(核准)的具有一定收益的铁路、核电、水电、跨省跨区直流输电通道、油气管道、进口液化天然气接收和储运设施、供水等领域项目,应专项论证民间资本参与的可行性,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书)中专项说明。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并结合项目实际、民营企业参与意愿、有关政策要求等确定具体项目持股比例。对具备条件的项目,民间资本持股比例可在10%以上。
同时,《若干措施》明确,行业主管部门和各地方结合实际细化民间资本参与项目建设的具体要求,由项目审批(核准)部门按权限审核民间资本参与情况、确定持股比例。对各地方规模较小、具有盈利空间的城市基础设施领域新建项目,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建设运营。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投资体制与政策研究室主任吴有红认为,铁路、核电、油气管道等领域长期以来以国有资本为主导,民间资本参与度较低,设定参股比例最低要求,本质是通过制度性安排为民间资本进入打开大门。民间资本可以进入此前“想进却难进”的领域,从收益相对稳定、风险可控的相关领域“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又能推动行业整体创新,例如铁路物流配套服务的技术和模式创新、油气管道的数字化运维等。
同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祁玉清表示,在符合政策要求的前提下,对具备条件的项目,允许民间资本持股比例高于10%,有力拓展了民间投资的发展空间。同时,明确行业主管部门和项目审批(核准)部门分工,将拓空间的目标转化为权责明确、路径清晰的具体任务,为民间资本顺畅参与重大项目提供扎实保障、扫清操作障碍。
去年8月,国务院核准五个核电项目引入民间资本参与,民营企业参股比例首次提至10%。国家能源局近日透露,今年上半年有10家民营企业参股了5个核电项目,持股比例都达到10%以上,最高的达到20%。
优化卫星通信业务准入政策
《若干措施》提出,引导民间资本有序参与低空经济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在商业航天频率许可、发射审批过程中,一视同仁对待民间投资项目,优化卫星通信业务准入政策。加快公布向民营企业开放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清单并动态更新,积极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
《若干措施》提出,清理不合理的服务业经营主体准入限制,严禁在环保、卫生、安保、质检、消防等方面的准入条件之外违规设置障碍。支持民间资本更多投向工业设计、共性技术服务、检验检测、质量认证、数字化转型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
此外,《若干措施》还提出,坚决取消对民营企业单独设置的历史业绩、资质等不合理要求;进一步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
在打通堵点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加强对网络型基础设施运行调度的监管,保障民营企业在电力并网运行、油气管网设施使用、运力资源调配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加快制定出台铁路线路接轨管理办法,规范简化铁路线路接轨手续并公开有关要求,支持有条件的铁路项目实行管内自主运输调度,完善铁路线路路网使用费等方面财务清算规则。深化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价格改革。
用好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在强化保障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对符合条件民间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积极发挥引导带动作用。用好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一批符合条件的重要行业、重点领域民间投资项目,补充项目资本金。
用好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制定民营企业年度服务目标,全面准确落实普惠信贷尽职免责和不良容忍制度,完善内部实施细则,满足民营企业合理信贷需求。打造国家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加强与全国融资信用服务等平台互联互通,更加精准投放信贷资源。推广“创新积分制”,引导金融资源精准聚焦服务科技型企业。
持续落实好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并购重组“绿色通道”政策。积极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
国家发改委近日披露的信息显示,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已全部投放完毕,共支持2300多个项目,项目总投资约7万亿元,重点投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消费基础设施,以及交通、能源、地下管网建设改造等城市更新领域。本次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大了对经济大省的支持力度,同时还支持了一批符合条件的重要行业、重点领域民间投资项目。
今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时强调,民间投资是反映经济活跃程度的重要风向标,对稳就业稳经济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工业门类齐全、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经济发展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郑栅洁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在扩大准入、打通堵点、强化保障等方面实施一批务实举措,加强产业、投资、财政、金融政策协同,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促进民间投资发展。同时,坚持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认真倾听企业意见和诉求,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切实帮助解决企业实际困难,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北京商报综合报道
责任编辑:王巍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25/1110/575460.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