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推荐 消金“上新” 聚焦不良资产处置

消金“上新” 聚焦不良资产处置

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四红)2025年11月,消费金融行业不良资产处置迎来多个新面孔。11月10日,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本月以来,马上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两大机构首次在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以下简称“银登中心”)挂牌不良资产包,叠加中银消费金融、南银法巴消费金融的持续加码,单月待消金业转让的不良规模超40亿元,其中,长期逾期资产成为处置核心。

今年以来,低价出售不良贷款的消金公司队伍越来越庞大,最近再现新面孔。

11月10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海尔消费金融于近日连发3期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项目招商公告,债权金额分别为5.88亿元、4.14亿元、4.37亿元,加权平均逾期天数2194.35天、1469.1天、1071.25天。债务人集中在中青年,平均年龄39岁,预计竞价时间2025年11月底。

无独有偶,马上消费金融也发布了2025年第1期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项目招商公告、2025年第2期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项目招商公告,从披露信息来看,第1期债权金额14.82亿元,加权平均逾期天数1892.71天,第2期债权金额3.29亿元,加权平均逾期天数1857.73天。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除了新面孔外,11月来,中银消费金融、南银法巴消费金融也发布了多笔不良贷款转让信息,其中据中银消费金融2025年个人不良贷款(个人消费贷款)批量转让项目招商公告,其债权金额达1.91亿元,加权平均逾期天数95天,预计竞价时间12月。

另外,南银法巴消费金融2025年第6期、第7期个人不良贷款(个人消费贷款)转让项目不良贷款转让公告则显示,分别有45801笔、4020笔不良贷款待转让,未偿本息总额分别为3.38亿元、3.43亿元。

对于不良资产转让,一消金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公司通过银登中心转让不良资产,主要期望通过这一方式及时化解潜在风险,改善资产质量,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本充足率,提升资本利用率、盈利能力,有效提高抵御风险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综合竞争力。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评价,11月再现多家处理不良贷款的消金公司新面孔,表明消金公司高效处置不良资产的需求有所上升,而年末往往也是消费金融公司缓解贷后压力、优化报表的重要时点,此外也体现出在监管部门近年来不断强化关注不良资产处置的大背景之下,机构期望通过积极举措来减轻历史包袱,将精力放在更重要的拓客、风控等业务上。

“不良资产转让是行业通行做法,依法合规。”谈及不良处置对业务的影响,南银法巴消费金融进一步回应,公司资产质量稳定,各项经营指标良好,且建立了全流程风险自主管控体系,制定了科学审慎的风险指标管理目标,各项经营指标良好,不良率稳定在目标范围内,拨备覆盖率充足,且处于较好水平。

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中银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建信消费金融、中信消费金融、杭银消费金融、锦程消费金融、湖北消费金融、南银法巴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等十余家消金公司都在转让不良贷款。

较往年来看,消费金融公司对外挂牌转让不良资产的规模和频率出现上升,也显示出行业加速风险出清的趋势。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25/1110/57546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