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垂直频道财经新闻中心银行理财频道 经营贷利率“击穿地板”至2.2%,须防套利风险
经营贷利率“击穿地板”至2.2%,须防套利风险
在信贷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当下,经营贷利率正不断刷新下限。11月13日,北京商报记者从珠海华润银行深圳地区工作人员处获悉,该行经营贷利率下调至2.2%。利率下行的背后,是银行在按揭贷款需求疲软、零售业务承压的现实下,将目光转向拥有房产和营业执照的小微企业主,将这一客群视为风险可控、资质优良的“蓝海”。与此同时,政策层面持续引导金融资源向实体经济倾斜,也为经营贷扩张提供了助力。然而,需要关注的是,低利率之下易引发资金挪用、虚假经营等套利空间,未来,银行需跳出经营贷价格竞争的窠臼,在普惠与风控之间取得平衡。

利率低至2.2%
经营贷是银行向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等发放的、用于支持企业日常经营或业务发展所需资金的贷款。这类贷款的核心目的是解决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周转、扩大生产、采购原材料、支付租金或员工工资等实际需求。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经营贷正成为银行争夺的焦点产品。11月13日,北京商报记者从珠海华润银行深圳地区工作人员处获悉,该行经营贷利率下调至2.2%。据了解,该行经营贷最高可贷2000万元,1年期贷款利率为2.2%,3年期贷款利率为2.35%,其中,1年期产品支持“无还本续贷”,申请人需要满足名下有成立满1年以上的公司,并且在深圳有房产。
上述银行人士介绍称,“我行经营贷授信额度最长可达30年,每年或每3年续一次,到期日才需归还本金”。
在申请大额经营贷时,银行通常会要求以房产作为抵押物,实际能贷多少还要综合考虑两个关键因素:一个为房产的评估价值,银行会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抵押房产进行估值,评估价可能与市场价存在一定差异;另一个为企业及借款人的资质,包括企业成立时间、经营状况、纳税和流水情况、征信记录等。
“如果房产评估价为1000万元,理论上最高可贷850万元”,该人士介绍,但如果公司成立不满一年,或经营流水、信用评分等资质不够理想,银行出于风控考虑,可能会将抵押成数下调,实际获批额度将有所减少。针对经营贷利率方面的考量,北京商报记者向珠海华润银行进行采访,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信贷产品价格战已成为近年来银行展业“白刃战”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消费贷“白菜价”紧急停战后,经营贷成为利率竞争的又一战场。从行业整体来看,2.2%的利率已属于“地板价”水平。根据人民银行最新披露数据,10月企业新发放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这一数据虽涵盖所有企业贷款类型,但也反映出当前信贷市场整体利率下行的趋势。
具体到经营贷领域,不同类型银行的经营贷利率呈现差异化分布,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凭借资金成本优势,抵押经营贷利率区间相对稳定在2.3%—3.5%这一区间,地方城农商行则受区域市场竞争格局、资金来源成本及客户群体资质差异等因素影响,利率区间相对偏高,大致维持在3%—5%左右,部分针对小微企业的普惠型经营贷产品,因需覆盖更高的风险成本,利率可能会在此区间内进一步上浮。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指出,经营贷利率击穿“地板价”,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住房按揭贷款需求的规模弱于预期,对于银行零售信贷业务带来压力。所以需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而小微企业主群体拥有房产抵押物风险相对可控、经营实体和稳定现金流,被视为优质客群,经营贷成为银行“战略抓手”。二是政策强力引导金融资源向实体经济倾斜,银行响应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加大对企业的支持。短期来看低利率似乎可以吸引客户,但是长期来看,从市场规律看,如此低利率难以长期持续,因为长期低利率会压缩银行利润,低利率也可能催生套利空间,引发不良贷款风险。
严防套利合规风险
经营贷的本质是支持实体经济,在实际操作中,银行往往对借款人的企业资质有明确要求,譬如,公司需成立满一年及以上、有真实经营、纳税记录和流水。然而,在低利率环境下,这些看似严格的门槛并非不可逾越,反而催生了不小的套利空间,一些灰色操作开始浮出水面。
“如果公司成立时间不够,可以过户一个壳公司。”有银行人士坦言,“像美容院、棋牌室、酒吧这类行业,现在基本不在准入范围内,建议选科技类、贸易类等企业类型,更容易过审。”
据了解,有财税公司专门提供“壳公司”过户服务,这些公司通常注册满一年及以上,无经营记录、无税务异常、无法律纠纷,仅需支付费用即可完成法人变更,迅速满足银行对企业存续期的要求。
这种“资质包装”实质性地规避了银行对真实经营的审核初衷,埋下合规隐患;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借款人借经营贷之名,行置换房贷、炒股、买房之实。
对银行而言,尽管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贷款资金不得用于购房、炒股、偿还其他贷款等非经营用途,但贷后资金流向监控仍存在盲区。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指出,金融机构及其从业人员需要加强合规意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银行在发放经营贷时,必须确保贷款的真实用途符合支持实体经济的初衷,而不是被用于非经营性活动如购房、炒股等。同时,进一步提高对企业资质的审核标准,要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利用大数据分析等现代技术手段,增强对贷款申请人的背景调查能力,以有效识别并防止“壳公司”过户等规避行为。
严跃进进一步指出,随着政策持续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银行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将加大,经营贷市场规模可能进一步扩大。银行在此领域要走出“卷价格”的模式,强化对产业和企业方面的理解,既要做好资金投放工作,也要关注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真正让资金和实际经营结合。
谈及具体措施,严跃进强调,日常中银行要深入了解小微企业需求,提供个性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此外,风控工作要实打实,比如加强贷前审核,深入调查企业实际经营状况、信用情况等,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审核准确性。鼓励金融机构根据小微企业的特点设计更加灵活多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案,同时注重风险控制,在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同时保障资金安全,真正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
北京商报记者 宋亦桐
责任编辑:财经新闻中心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25/1113/575799.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