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推荐 Gemini 3登场 谷歌打出AI王牌

Gemini 3登场 谷歌打出AI王牌

预热已久、全网热议的谷歌Gemini 3大模型终于正式亮相。谷歌这次打出的不是小修小补的普通升级,而是一张“王牌”——在几乎所有主流基准测试中实现全面领先,大模型的竞争格局可能就此改写。甚至有业内人士预言:“未来6个月内,很难有公司能够超越这一成绩。”但在人工智能进入产品化深水区后,资本市场对“模型升级”本身的反应逐渐转弱,关注点更集中于模型是否能增强平台锁定效应,以及是否能为核心业务带来可观回报。

企业供图

发布当天即应用

当地时间11月18日,Alphabet旗下的谷歌正式发布备受期待的该司迄今最强大人工智能模型Gemini 3,并于发布首日立即在谷歌搜索、Gemini应用程序App及多个开发者平台同步上线,在多个盈利产品中投入使用。该模型将自周二起向部分订阅用户开放,未来几周将在更大范围上线。

开发团队将其描述为迄今最先进的模型。从性能上看,Gemini 3目前以1501分登顶LMArena全球排行榜,是首个突破1500分的模型;在博士级推理benchmark(GPQA Diamond、MATH Apex、人类最后考试)中也实现了跃升。

在演示中,谷歌展示了一个AI智能体生成完整航班跟踪应用的过程:用户只需要一句自然语言指令“帮我做一个航班跟踪应用”,平台就会自动完成规划结构、编写代码、验证输出并生成文档。这也标志着AI编程已从“辅助”迈入“自主”的新阶段。

此次发布距离谷歌推出Gemini 2.5仅8个月,距离Gemini 2.0上线也仅11个月。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写道:“令人惊叹的是,仅仅两年时间,AI已从单纯处理文本和图像,发展到能够读懂场景。从今天起,Gemini将在谷歌全系产品中全面铺开。”

这是谷歌首次在模型发布当天就将其引入搜索。同时,Gemini 3也在发布当天同步向Gemini App用户、AI Studio和Vertex AI的开发者开放,并在智能体开发平台Google Antigravity推出,支持开发者构建更强大的AI应用。

“我们正将Gemini注入Maps、You-Tube、安卓、搜索、Workspace等产品,这个分发网络和终端数据反馈环是无法逾越的护城河。”DeepMind CEO Demis Hassabis在一场访谈中表示。

产品化比拼

过去两年,AI行业陷入“模型军备竞赛”,但资本市场对单纯的技术突破已显疲态。Meta虽开源Llama系列却难变现,OpenAI因治理动荡和商业化路径模糊遭遇估值回调,投资者关注焦点已从谁的模型更强转向谁的AI能赚钱。

令人惊艳的Gemini 3也让xAI前一天发布的Grok 4.1以及OpenAI前一周推出的GPT 5.1都隐隐有些尴尬。尤其是被认为长期处于引领地位的OpenAI。闻讯后,OpenAI联合创始人、CEO山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和xAI创始人、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第一时间纷纷向谷歌发来“贺信”。奥尔特曼在社交平台上评价说“Gemini 3看起来很不错”。

据谷歌披露的数据,Gemini应用目前月活跃用户已达6.5亿,而AI Overviews拥有20亿月活用户。OpenAI则在8月表示,Chat-GPT周活跃用户已突破7亿。

自2022年底ChatGPT引爆生成式AI浪潮以来,谷歌一度陷入被动。内部“红色警报”的传闻、产品迭代节奏滞后、市场信心动摇,使其在公众认知中沦为“追赶者”。不过,Gemini 3的发布显示出谷歌开始主动定义下一代AI的竞争,尤其是“智能体”范式的落地。

Needham分析师Laura Martin在Gemini发布前的一份报告中指出,谷歌的搜索、YouTube、安卓、云等业务部门在分发AI产品方面具有战略优势,使其能够“捕获”AI投资的回报。

从最新财报数据看,AI已成为谷歌增长的重要引擎。谷歌云业务第三季度营收达152亿美元,同比增长33.5%,营业利润率提升至23.7%,其中AI相关收入已达到“每季度数十亿美元”规模,基于生成式AI模型构建的产品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00%,显示出AI驱动商业化的强劲势头。

同时,巨额的资本支出仍在持续。谷歌CFO Anat Ashkenazi在财报会议上表示,2025年资本支出预期从此前的850亿美元上调至910亿—930亿美元,远超市场预期的806.7亿美元,并且预计2026年资本支出将大幅增长。

AI过热了吗

近期,华尔街对于人工智能是否存在泡沫的问题存在大量讨论。罗斯柴尔德银行Redburn分析师下调微软、亚马逊评级,警告生成式AI经济效益未达预期;美国银行11月全球基金经理调查显示,自2005年8月以来,首次有近20%的投资者认为AI企业存在过度投资,核心原因是对AI资本支出热潮的规模与资金筹措问题担忧。

更受关注的是,围绕OpenAI展开的1.4万亿美元复杂交易,与其不足千分之一投资规模的年度预期营收形成鲜明反差,市场普遍担心这会重蹈上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泡沫“先飙升后崩盘”的覆辙,届时企业破产、员工失业、民众储蓄受损等问题或再度出现。

皮查伊表示,当前AI行业正经历“非凡的投资增长期”,却也难逃投资周期中的“过热”问题,“就像当年的互联网,虽然后续影响力深远,但发展初期也存在大量过度投资,现在的AI既存在理性发展部分,非理性元素同样不可忽视”。

当被问及谷歌能否抵御AI泡沫破裂的冲击时,桑达尔·皮查伊坦言“若AI泡沫破裂,没有一家公司可以幸免,包括我们自己”,但他同时强调,公司“从芯片到YouTube数据,再到AI模型与前沿科研”的全栈技术布局,能帮助其更好应对潜在的市场动荡。

此外,AI发展的现实挑战也被桑达尔·皮查伊提及。他表示,AI当前1.5%的全球耗电量占比,已对能源供应提出巨大考验,各国需加快新型能源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否则可能制约经济发展;受AI高能耗影响,Alphabet的气候目标推进已出现滞后。

不过,桑达尔·皮查伊仍将AI视为“人类最具深远意义的技术”,认为其虽会引发社会变革与岗位转型,带来一定挑战,但也将创造新机遇。“教师、医生等职业不会消失,但能熟练运用AI工具的人,才能在行业中脱颖而出,主动适应变化的人终将发展得更好。”他表示。

北京商报记者 赵天舒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25/1119/5763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