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垂直频道商业新闻中心商业频道 激活城市新动能 北京从“融合、升级、协同”三大维度实现消费创新
激活城市新动能 北京从“融合、升级、协同”三大维度实现消费创新
11月28日,围绕“消费创新:塑造高品质生活与城市竞争力”主题的第二十届京商学术大会举行。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姚珂在会上指出,当前北京正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总抓手,推动提振消费工作从“量的积累”向“质的跃升”跨越。北京消费市场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消费创新可以从“融合、升级、协同”三个维度发力。
“京商文脉的核心是包容赋能与创新驱动,融合正是激活这一基因的关键。”姚珂表示,如今,城市图书馆、大运河博物馆等文化场馆主动“出圈”,与商业载体联动成为消费打卡地;服贸会期间成立的“北京市文商旅体融合发展联盟”,已汇聚24个行业协会、100家重点企业,推动资源高效整合。
未来,北京将持续推动文商旅体多元业态深度融合,持续推动新商圈建设与老商圈改造。据介绍,通州区将陆续迎来湾里、海昌海洋、法拉利主题公园等标杆项目落地,打造超级文旅集群;北京电影节、中网、WTT等重点活动将强化“票根”联动,撬动消费新增长点。
“第二个维度是‘升级’,让消费供给精准对接‘高品质生活’需求。”姚珂指出,在北京,消费升级已渗透生活各领域:商品消费领域,家电以旧换新、数码购新补贴让智能生活走进寻常百姓家;服务消费领域,110家互联网医院、318家医疗机构开展线上诊疗,16家中医药文旅消费试点让健康服务更便捷,8000余个新增普惠托位则缓解家庭照护压力等。
下一步,北京将围绕“供给提质”与“需求释放”双向发力,吸引更多消费类国际知名企业总部、首店首展首发活动落地北京。北京将改善住房消费新供给,激活大宗消费潜力;利用好国际消费环境试点建设资金,持续新增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商店,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激发入境消费潜力。
消费创新不是独角戏,而是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姚珂在强调“协同”的重要性时指出,良好消费生态的构建离不开全链条协同。市场层面,火山引擎等科技企业以数字化技术赋能零售转型,北京商报等媒体聚焦首店经济、文商旅融合传播创新经验;政府层面,消防部门出台了25项“便民利企”措施、市商务局在餐饮业上优化政策,让协同发力从“单点突破”走向“全域融合”,推动新质生产力在商贸流通领域广泛应用。
北京消费市场的底气,源自坚实的民生基础与庞大的市场体量。据介绍,截至2024年底,北京常住人口达2183.2万人,瞬时人口峰值可突破三千万,叠加8.5万元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构筑起稳定多元的消费需求矩阵。2024年,全市市场总消费额超3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1.4万亿元,彰显特大城市消费韧性。
姚珂表示,作为全国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试点,北京已形成四大特色工作体系:在空间载体上,2025年三季度前新开商业面积近100万平方米,764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覆盖九成社区;在品牌集聚上,2019年以来落地首店超5000家;拥有老字号总数274家,其中中华老字号137家;美食消费领域已建成12条特色餐饮聚集街区;在国际消费服务上,支付服务覆盖1.8万家重点商户;在营商环境上,“无事不扰”监管惠及42.3万户企业,千余项“京彩四季”促消费活动持续激活市场。
北京商报记者 刘卓澜
责任编辑:张绪旺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25/1128/577127.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