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周刊文化首都文化消费 痛斥伪传统
痛斥伪传统
当下的中国画创作中似有出现回归传统的趋势,看上去很美,应是一个非常好的势态。然由于现当代中国文化的两次断裂,导致中国画的发展受到了不可避免的伤害,由此,丛生了一些乱象,让人很是忧虑。
“传统”当下已经成为一个可以作噱头的概念。而伪传统的作品披着传统的外皮,徒有空洞的语言而没有实际的内涵,恰如行尸走肉般没了灵魂。这些“山寨传统”之作,似是带有传统的影子,但是,当我们面对真正的传统时,就会发现他们语言之苍白,形式之空泛,内涵之匮乏,实在辱没了祖先传统二字的分量。
伪传统是一种文化上的自残与自裁。是以传统的名义来埋葬活着的传统、扭曲正在成长中的传统、加速破坏有可能被湮灭的传统。其实质不过是反映了部分创作者在文化选择上的迷茫与浅薄无力。
伪传统的表现简单地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徒有其表,即有传统形式,没传统内涵。
传统的核心是文化,没有内涵,没有韵道的形式,就是形式主义。很多画家对传统程式化的东西掌握得游刃有余,尤其各类笔会,更造就了无数的“失魂之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垃圾画。
二是空谈笔墨,投机取巧。
一些急功近利的同行,平日过度依赖现有文房新工具的效果,取巧地越过写意的基本技法门槛,使笔墨的内涵和运用笔墨过程中的文化技巧偏离了对“气”的物质把握,看上去似乎有了古人的笔墨形式,却丢掉了传统人文精神在写意上的精髓,实际上是陷入了创作的世俗化和庸俗化。
三是平庸的艺术观念。
这使画家们在创作中没有思考中国画传统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意义和价值问题,其文化身份的焦虑也必然在作品中凸显出来,很多茫然而无目的的创作也证明了作者艺术观念的贫瘠。
四是传统文化修养的缺失。
画家个人内在品德修为缺乏锻造,对传统文化无法抓住正统与核心,势必在作品中反映出来的传统是死传统,画也是没有活性的空画、死画。传统的“灵”与当代的“魂”高度不等同,就谈不上结合,永远不会得到“真正传统”的内含。
(作者系当代著名书画家、艺评家)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www.bbtnews.com.cn/2015/0401/96789.shtml